全国服务热线:

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
红色文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机构整体策划、创意设计、数字互动、落地施工一站式无缝服务
新闻资讯·弘扬红色精神     更多红色文化传播知识,敬请关注聚桥文创

热搜关键词: 红色党建展厅 军/警史馆建设 红色主题文化建设 红色党建展馆

红色文化凝心聚力 文化自信彰显活力
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2-15 浏览次数:

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执着、艰苦奋斗、忠贞爱国、自强不息等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,综合体现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、斗争精神、道德准则和民族气节等,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、经济社会发展和先进文化积累,以及维系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红色文化具有民族性、时代性等特征,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、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。因此,应加强红色文化宣传、发掘红色文化资源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,推动文化繁荣,促进民族文化自信。

加强红色文化宣传,增强文化认同感

红色文化涵盖的独特精神内涵,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,发挥凝聚人、鼓舞人、感召人的作用,尤其是凸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。面对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存在的矛盾和斗争,亟须加强红色文化宣传,进一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。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,引导高校、企业等积极宣传红色文化,明确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现实意义,在文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;高校应将红色文化渗透于学校场馆建设、宣传栏设计中,创设宣传红色文化的良好环境;企业应将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,组织红色文化文艺汇演活动,参与红色文化故事宣传工作。此外,党员干部应敢于进行思想斗争,坚决反对和抵制思想文化方面的错误观念,表明正确的政治立场;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学者应借助微博、抖音短视频、微信公众号等账号发声,帮助更多人民群众分辨各类错误的意识形态,助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,让民众意识到弘扬红色文化的社会责任,以此增强文化认同。

运用红色文化资源,增强民族文化自信

国家层面已经明确“用好红色资源,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”。据此,各级政府部门应健全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机制,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范性;组建专业团队,联合文旅部门、博物馆等部门,以及红色文化研究学者、党员干部等,从不同视角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体系,包括对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红色资源进行研究,从历史和现实等维度分析红色文化资源价值。同时,政府搭建红色资源信息平台,尝试“互联网+红色文化”传播模式,提高红色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。例如,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“红色文化网”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发的红色文献数据库等,皆能够作为各地政府建设区域化、特色化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库的参考,亦能够作为现阶段国家级红色文化信息平台建设的有力补充,作为中小学、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素材。中小学校可直接引用红色文化网中“时代脊梁”“红色影像”模块的内容,让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具象化认知,激发中小学生红色精神力量;高校可针对性开设红色文化相关专业,由思政专业、文化专业教师率先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,结合教学实践调整研究内容,将红色文化内容渗透于思政和专业学科教学中,坚定学生文化自信,以此培养高素质红色文化人才。社会层面应发挥红色文化引领作用,将红色文化内容渗透于各类社交媒体构建过程中,让红色文化成为大众文化、网络文化的一部分,切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。

发展红色文化产业,持续增强文化自信

红色文化独特的文化价值,赋予文化产业发展极大优势。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,开发设计各类红色文化产品,使红色文化得以持续发展,更为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近年来,国家和高校更加注重高素质文艺创作人才培养,影视工作者亦为高校人才培养建言献策,共同推出《建党伟业》《长津湖》《走向大西南》等一批批优秀的红色影视剧,成功搭建起红色文化与民众之间的精神桥梁;以红色影视剧为主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为较为成熟的产业,成为红色文化传播、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主导力量之一。此外,我国各地注重发展红色旅游产业,注重对旅游行业工作人员文化素养、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,尤其加强对旅游工作人员的红色文化教育,确保国内外游客能够接受客观的红色历史事实和文化内容,这有助于我国红色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〔注:本文系转载。作者:李明明,中共衢州市委党校讲师,浙江省“八八战略”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。〕


【本文标签】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设计 红色文化主题

【责任编辑】转载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