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党建文化长廊是机关单位展示党的风采、凝聚党员力量的重要窗口。好的长廊既要守住党建的"根"与"魂",又要打破"刻板说教"的印象,让党员群众愿意来、看得懂、记得住。如何打造这样严肃又活泼的阵地?关键在于把"大道理"变成"身边事",用"新形式"传递"真信仰"。
一、内容要"接地气",让党的理论"活"起来
党建长廊的核心是"党味",但"党味"不等于"枯燥"。与其罗列文件条文,不如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大家能感知的故事。比如讲"初心",可以放单位老党员的工作照:有扎根基层20年的"老黄牛",有抗疫一线冲锋在前的"逆行者",配上他们手写的入党申请书片段,比单纯贴党章更打动人。
党史部分也别只写"某年某月某会议",试试用"时间轴+小故事"的形式:1921年南湖红船旁,放一张复刻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封面;1978年小岗村按下红手印的照片旁,配几句"大包干"带头人的口述史。这样走几步就能"穿越"百年,党史就像一部看得懂的"连环画"。
政策解读更要"说人话"。比如讲"乡村振兴",可以放单位帮扶前后的村庄对比图,配上驻村干部的帮扶日记;讲"科技创新",贴上单位党员技术团队攻克难题的照片,用"我们让设备效率提高了30%“代替"贯彻新发展理念”。把宏观政策和单位实际结合起来,大家才会觉得"这和我有关系"。
二、形式要"有新意",让静态展示"动"起来
长廊不是"照片墙",互动才能让人"留下来"。可以在角落设个"党建问答转盘",转一下就能随机弹出党史小问题,答对了能盖一枚"学习先锋"印章;或者放个"心愿留言板",让党员写下"我想为群众做的一件事",定期挑选落实的案例贴出来,比单纯喊口号更有说服力。
色彩和布局也别太"沉闷"。主色调当然要用红金,但可以加些"亮色点缀":比如在"党员风采"区用浅蓝背景,放年轻人喜欢的漫画头像;在"政策解读"区用思维导图代替大段文字,关键标上彩色荧光笔。空间上留点"空白",别把墙面塞满,放几个绿植、一组折叠椅,让大家能坐下来慢慢看。
科技手段也能"添把火"。在重要展品旁贴二维码,扫一扫能听老党员讲背后的故事;用电子屏轮播"微党课",3分钟讲清一个知识点,比长篇大论更受欢迎。但别为了"炫技"而堆设备,简单实用最重要——毕竟长廊是给人看的,不是当"科技展"的。
三、细节要"带温度",让党建阵地"暖"起来
最打动人的永远是"人味儿"。留个"我们的足迹"板块,定期更新单位党建活动的照片:植树节党员种下的树苗、重阳节给老人送温暖的瞬间、业务竞赛里大家互相鼓劲的场景……这些日常点滴,比任何口号都更能体现"党建引领"的力量。
别忘了给"普通人"留位置。除了领导讲话、先进事迹,更多展示普通党员的故事:窗口党员耐心服务群众的笑脸、后勤党员深夜检修设备的背影、年轻党员第一次参加组织生活的感想。让每个党员都能在长廊里找到"自己的影子",才会真正把它当成"家"。
最后,长廊要"常换常新"。季度更新政策解读,月度添加活动照片,节日搞点主题装饰——春节挂党员手写的"福"字,国庆贴大家与国旗的合影。让长廊像一棵会生长的树,时时有新芽,处处见生机。
党建文化长廊,既要"立得住"——旗帜鲜明讲政治,也要"走得近"——春风化雨润人心。当严肃的理论变成生动的故事,刻板的展示变成温暖的互动,这样的阵地才能真正成为党员的"充电站"、群众的"连心桥",让党的声音在机关单位里既响亮又亲切。
全国服务热线:020-85511713 QQ:2903631311
【本文标签】 党建文化长廊 党建文化长廊设计 机关党建文化长廊设计
【责任编辑】小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