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
红色文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机构整体策划、创意设计、数字互动、落地施工一站式无缝服务
新闻资讯·弘扬红色精神     更多红色文化传播知识,敬请关注聚桥文创

热搜关键词: 红色党建展厅 军/警史馆建设 红色主题文化建设 红色党建展馆

大学红色文化展厅设计案例: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实践基地

来源:聚桥文创 | 发布日期:2025-08-29 浏览次数:

在当代大学教育中,如何让红色文化“活”起来,让思政教育“潮”起来,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师面临的共同课题。传统的展板、文物陈列模式,固然有其价值,但往往难以触动Z世代大学生的内心。他们渴望互动、追求体验、崇尚个性。

因此,大学红色文化展厅设计,不应再是一个简单的“展览空间”,而应进化为一个沉浸式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。在这里,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,而是可以触摸、可以感知、可以参与的生命体验。聚桥文创认为,一个成功的大学红色文化展厅,应该是一场精心编排的“红色剧本杀”,引导学生从“被动看”转变为“主动悟”。

红色文化展厅设计案例

核心理念:构建“五感”沉浸式体验

要让红色文化真正“入脑入心”,就必须打破视觉的单一维度,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,构建一个全方位、多维度的叙事空间。

1. 视觉冲击:打造“电影级”的场景叙事

展厅的起点,就应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。我们运用先进的数字投影、灯光艺术和场景复原技术,将学生瞬间“传送”到历史现场。或许是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,或许是延安窑洞的点点灯火,又或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火热工地。宏大的历史场景与细腻的人物特写相结合,让每一个画面都充满张力,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电影之中。

2. 听觉共鸣:让历史“开口说话”

声音是氛围的催化剂。我们通过环绕立体声、定向音响和互动音效,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听觉环境。耳边可以呼啸着战场上的炮火声,可以聆听着革命先辈慷慨激昂的演讲,也可以哼唱起那段熟悉的红色旋律。在特定区域,学生甚至可以通过触摸屏,与“历史人物”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聆听他们的心声与抉择。

3. 触觉互动: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参与者”

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互动装置,鼓励学生动手参与。在“重走长征路”的互动地图上,他们可以亲手选择路线,体验不同选择的艰难险阻;在“建设者”工作台前,他们可以亲手操作“虚拟工具”,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光荣;通过VR设备,他们可以“亲身”参与一场关键的历史会议。这种“动手做”的方式,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,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实践。

4. 情感链接:寻找“我与历史”的连接点

展厅的核心是触动人心。我们通过挖掘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真实故事,用微缩模型、情景雕塑、多媒体叙事等方式,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情感。无论是战火中的家书,还是建设时期的日记,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,能迅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,引发情感共鸣,让他们思考:如果我在那个时代,会怎么做?我能为今天的时代做些什么?

5. 思维启发:设置开放式的“思辨空间”

沉浸式的体验最终要回归到思想的升华。展厅的结尾,不应是结论的灌输,而应是开放性的提问。我们设置了一个“时空对话”区,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、提出自己的疑问,并与他人进行交流。这里可以举办主题沙龙、辩论赛,让展厅成为一个动态的、持续进行的思想碰撞平台,将参观的感动,转化为行动的自觉。

聚桥文创的实践承诺

我们深知,大学红色文化展厅的建设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它不仅考验设计的美学功底,更考验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。

以学生为中心: 我们的设计始终围绕当代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兴趣点展开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吸引他们、打动他们。

科技赋能文化: 我们巧妙运用AR、VR、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,但从不为炫技而炫技,而是让技术服务于内容,让科技成为传递红色文化的翅膀。

一个成功的大学红色文化展厅,不应只是一个终点,更应是一个起点。它点燃的,是青年心中的红色火种;它启发的,是面向未来的责任与担当。聚桥文创愿与您携手,共同打造这样一个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力量的沉浸式思政教育实践基地,让每一位走进来的学子,都能在这里完成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,并带着这份力量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
聚桥文创

 全国服务热线:020-85511713 QQ:2903631311
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