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在新时代背景下,传统的“展板+实物”模式已难以满足党员群众对党建教育的多元化需求。许多党建展厅因内容枯燥、形式单一,陷入“千篇一律”的困境,参观者走马观花,教育效果大打折扣。如何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?关键在于以数字技术为引擎,通过创新互动体验,让展厅真正“活”起来。互动滑屏与AR合影,正是打破沉闷、提升吸引力的两大“破局利器”。
互动滑屏:指尖滑动,解锁党史“新视界”
告别静态图文,互动滑轨屏或拼接大屏正成为智慧党建展厅的“流量担当”。它通过红外感应或触控技术,实现人随屏动、内容联动。当参观者在滑轨前驻足或手动滑动屏幕,展项可自动播放对应历史时期的影像资料、人物故事或重要文献。例如,在“百年征程”时间轴上,观众每滑动一个年份,屏幕上便动态呈现该年份的重大事件,配以解说与珍贵影像。这种“自主探索”式交互,赋予参观者主导权,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,让党史知识在指尖滑动中自然流淌。
AR合影:一秒穿越,与历史同框“对话”
如果说互动滑屏增强了信息的深度,那么AR(增强现实)合影则极大提升了参观的趣味性与参与感。在展厅设置AR合影区,观众只需站在指定位置,通过屏幕即可“穿越”到革命圣地或重大历史场景中。无论是与红军战士“并肩”走过泸定桥,还是“登上”天安门城楼见证开国大典,系统都能实时合成一张沉浸式合影,并支持扫码下载分享。这种新颖的互动形式,不仅激发了年轻党员和青少年的兴趣,更在轻松氛围中深化了对党的情感认同,让红色记忆变得可感、可触、可传播。
不止于“酷炫”:互动科技服务于教育本质
当然,科技应用并非为了追求“炫技”,而是服务于党性教育的核心目标。互动滑屏能精准推送学习内容,实现分众化传播;AR合影则通过情感共鸣,增强文化自信。二者结合,构建起“看—学—感—悟”的完整体验闭环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互动数据可被系统记录,帮助管理者分析参观热点,持续优化展陈内容。
党建展厅不应是尘封的纪念馆,而应是充满活力的思想阵地。告别千篇一律,拥抱互动滑屏、AR合影等数字科技,不仅是形式的革新,更是理念的升级。当科技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,展厅便不再只是“展示空间”,而成为激发初心、凝聚力量的“精神磁场”。让党员群众在沉浸与互动中感悟信仰之力,这才是新时代党建展厅应有的“打开方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