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
红色文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机构整体策划、创意设计、数字互动、落地施工一站式无缝服务
新闻资讯·弘扬红色精神     更多红色文化传播知识,敬请关注聚桥文创

热搜关键词: 红色党建展厅 军/警史馆建设 红色主题文化建设 红色党建展馆

VR/AR、全息投影:数字技术如何为高校思政教育基地注入“沉浸式”灵魂?

来源:聚桥文创 | 发布日期:2025-10-27 浏览次数:

在信息碎片化、注意力稀缺的当下,传统“展板+讲解”的思政教育模式正面临吸引力不足的挑战。如何让青年学生真正“走进”历史、理解理论、认同价值?以VR(虚拟现实)、AR(增强现实)和全息投影为代表的数字技术,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钥匙,为高校思政教育基地注入前所未有的“沉浸式”灵魂。

高校思政教育基地设计

穿越时空:从“旁观者”到“亲历者”

VR技术通过构建360度全景虚拟场景,让学生“身临其境”地重返历史现场。戴上头显,他们可以“站在”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参与中共一大,“行走在”长征的雪山草地上感受信仰的力量,或“置身”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见证时代巨变。这种高度沉浸的体验,打破了时空壁垒,将抽象的历史叙事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命历程,极大增强了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。

虚实交融:让思想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

AR技术则巧妙连接现实与虚拟,在真实展陈基础上叠加动态信息。通过手机或平板扫描展板,静态图片瞬间“活”起来——革命先烈的影像开始讲述生平事迹,理论著作的文字演化成动态图解,重大事件的时间轴在空中延展。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,而是主动探索知识,实现从“看展”到“玩展”的转变,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与参与感。

立体呈现:用科技“复活”精神偶像

全息投影技术则让历史人物“穿越”而来。在展厅中央,李大钊、方志敏等先驱以1:1比例的立体影像现身,深情讲述理想与信念。他们的神情、语调、手势栩栩如生,仿佛就在眼前对话。这种震撼的视觉呈现,赋予英雄人物以温度与生命力,使崇高精神不再遥远,而成为可对话、可敬仰的榜样力量。

互动升华:在情境中完成价值建构

更进一步,这些技术可构建“道德抉择”“历史模拟”等互动场景。例如,在抗美援朝主题区,学生可通过VR选择不同行动路径,体验战士在战场上的艰难抉择;在廉洁教育模块,AR情景剧让他们面对诱惑做出选择,并即时看到行为后果。这种“体验—反思—决策”的闭环,促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深化认知,实现价值观的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
当然,技术是手段,育人是目的。过度追求炫技可能削弱教育深度。高校在建设中应坚持“内容为王”,以严谨的史实和深刻的理论为基础,让技术服务于思想的传递,而非喧宾夺主。

当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高校思政基地便不再只是物理空间,而成为一个能呼吸、会对话、有情感的“精神场域”。VR/AR与全息投影所营造的沉浸式体验,不仅点燃了青年的学习热情,更在潜移默化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,真正让思政教育“入耳、入脑、入心”。



【本文标签】 思政教育基地 思政馆设计 高校思政馆设计

【责任编辑】聚桥文创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