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,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服务群众的“连心桥”,更是传播廉洁文化、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阵地。受限于空间与资源,如何在有限面积内打造一个“小而精、小而实、小而活”的廉洁展馆,成为基层廉洁教育的关键课题。其核心在于“巧思”与“落地”的有机结合。
     
巧思一:立足“小空间”,做足“大文章”
小型展馆面积有限,切忌贪大求全。设计应聚焦“微”字,突出主题集中性。可围绕“身边人、身边事”策划内容,选取本街道、本社区的勤廉典型、家风故事,或近年来基层“微腐败”典型案例,以小见大,增强贴近感与警示性。通过模块化展墙、折叠式展柜、悬挂式灯箱等灵活设计,最大化利用垂直空间,实现“一平米一主题”的高效布局。
巧思二:融入“党群味”,增强亲和力
党群服务中心的本质是“服务群众”。廉洁展馆设计应避免“高冷范”,突出“烟火气”。可设置“清风信箱”,收集居民对社区廉洁建设的意见;开辟“家风家训角”,展示居民家庭的廉洁格言与老照片;设立“廉洁承诺树”,让党员群众在电子屏或手写卡上留下承诺。通过互动参与,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服务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清风正气。
巧思三:善用“轻科技”,提升吸引力
无需昂贵的VR设备或全息投影,小型展馆可通过“轻量级”科技提升体验。例如,采用二维码链接,扫描即可观看微视频、聆听音频故事;设置简单的触摸屏答题游戏,寓教于乐;利用感应灯光或声音装置,在参观者靠近时自动播放廉洁箴言。这些低成本、易维护的技术,能有效打破静态展陈的沉闷,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参观者。
巧思四:注重“可更新”,保持生命力
小型展馆最忌“一成不变”。设计时应预留内容更新接口,如可更换的插画框、数字轮播屏等。可结合重要节日、廉政教育月等节点,定期更新展陈内容,如“每月一廉”人物展、“季度案例警示”等。同时,鼓励社区党员、居民参与内容创作,形成“共建共育”的良性循环。
落地关键:因地制宜,务实管用
成功的落地离不开精准的定位与可持续的运营。应结合街道实际,明确展馆功能定位——是侧重警示教育,还是弘扬清廉文化?目标人群是谁?在此基础上,控制建设成本,优先选用环保、耐用、易清洁的材料。同时,培训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担任“廉洁讲解员”,确保展馆“建得好、用得活、管得久”。
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小型廉洁展馆,不必追求宏大叙事,而应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巧思,将廉洁理念融入群众生活日常。通过主题聚焦、形式亲民、科技适度、内容常新,方能打造一个接地气、聚人气、有生气的基层廉洁教育“微阵地”,让清风正气在街巷深处生根发芽。